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合集 | 年轻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人民网评论员 人民网评 2021-11-19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外 | 秋晓 摄

党建评

1

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年轻干部要牢记,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释坚定理想信念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成长指明了正确方向、确立了精神坐标。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砺而生生不息,关键在于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从长征路上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红军将士,到朝鲜战场上“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志愿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能不能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关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现实之中,绝大部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坚定的,但也有极少数人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有的精神空虚,“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更有人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走上贪腐堕落、违纪违法的道路。凡此种种,说到底是理想信念滑坡、动摇的结果。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

“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就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一方面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与此同时,更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在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始终坚持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年轻干部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作者:沈若冲


党建评

2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当前,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广大年轻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尤须涵养不怕苦愿吃苦能吃苦的意志品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不怕苦才能干出实绩。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党领导人民坚定信心、克服困难,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靠的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沧海横流显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再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我国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干部事不避难、苦干实干。

愿吃苦群众才会认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工作锻炼、干事创业是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身在基层一线,意味着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直面民生难题和群众诉求,愿不愿吃苦直接影响到在群众中的口碑。如果到了基层还天天待在办公室里,不与群众交流,怎么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到了基层嫌住宿条件简陋、嫌饭菜不合口味,怎么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数百万扶贫干部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才浇灌出脱贫攻坚的硕果。“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年轻干部要摆正心态、端正态度,在吃苦中守初心、担使命,在为民服务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能吃苦才能增长才干。“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环境差的地方,越能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也越能显出一个人的忠诚与担当。对于年轻干部而言,不用汲汲于晋升、级别,挖空心思“自我设计”,而是需要在干事创业的一线去摔打、去锤炼。不经历一些险峻情况,不接一接“烫手山芋”,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何以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进而收获真正的成长与进步?总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这样的干部,在关键时刻如何能顶得住?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实践证明,年轻干部在基层“墩墩苗”,在一线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磨砺自己,才能锻造出高强本领。新征程上,年轻干部要蹚地雷阵、涉深水区、啃硬骨头,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一线攻坚克难,在真刀真枪中磨炼品质、塑造价值,必然会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者:张近山


党建评

3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考验。”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忠诚与老实是必须具有的品质。

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这为年轻干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老实做人、做老实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廖俊波……在党的历史上,每一位模范人物都是忠诚老实的典范,都散发着忠诚老实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毋庸讳言,确有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有之;隐瞒实情、掩盖真相的有之;背离初心、对抗组织的有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有之;面对大是大非,态度暧昧的有之;面对错误思潮,随波逐流的有之……如此种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严重影响党的形象。这样的党员干部,必然很难成为政治坚定的明白人、对党忠诚的老实人、政治过硬的带头人。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也是需要坚决清除出去的。

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干部是不是实事求是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讲真话、讲实话,是不是干实事、求实效。要做好各项工作,就需要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实事求是,把求真务实当作立身之本、成事之要。

古人言:“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对党忠诚老实,对人诚实可靠,对事务实笃行,才是真正可贵的政治品质、政治修养、政治价值,才能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把智慧与力量凝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

作者:裘勉


党建评

4

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党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把“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中去。年轻干部尤其要明确:从政的本分是担当干事,不是做官享福。

从现实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需要完成大量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躺功劳簿”“做太平官”的想法不切实际。面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要做好工作更要担当作为。

时下,“为官不为”的情况仍一定程度的存在。有的干部信仰缺失“不想为”,或者只想揽权、不想担责,或者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有的担当不足“不敢为”,或者推诿扯皮、亦步亦趋,或者心存顾虑、畏首畏尾;有的能力不够“不会为”,体现为本领恐慌、路径依赖等。事实上,所有的不作为都源自不担当。口号喊得震天响、军令状写得再漂亮,不付诸实践,都无济于事。

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一方面,只有加强认识、主动担当,才能增强本领、落实落细,将工作推向前进。反过来说,工作止步不前、不进反退,往往是在担当尽责上出了问题,在思想开关上有了偏差。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要看到,担当不仅是一种甘冒风险的勇气,也是一种矢志不渝的毅力、干事成事的能力。真担当归根结底要靠真本领。青年干部更需在风雨之中持之以恒,在艰难困苦中提升能力,最终将担当精神转化为工作实绩。

新时代呼唤新征程,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年轻干部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必须从制度层面加强教育引导、完善考核评价。为担当作为者鼓劲,给他们干事创业的平台,激发青年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在经风雨、见世面中练就铁肩膀、硬脊梁,广大年轻干部必将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郑因


党建评

5

“好好先生”坏的是风气、是事业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东汉时期的司马徽从不说人的缺点,同别人说话,无论何事都是一个“好”字。后人称之为“好好先生”。今天的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好好先生”这类人,只讲面子不讲原则、只讲私情不讲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这些话语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好好先生”对上级,热衷于“吹喇叭”“抬轿子”,一味迎合,投其所好;对同级,“你好我好大家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对下级,有心“栽花”,无意“栽刺”,赚取所谓的“口碑”。这些“好好先生”,看起来是对人“好”,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绝不是真正的好人。说到底,是这些人的私心杂念在作怪,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年轻干部,既不能对“好好先生”无动于衷,更不能成为“好好先生”。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缺乏拼劲、闯劲,缺乏斗争精神,总想过太平日子,是很难成为栋梁之才的。如果只善于“风险评估”,对有风险的工作推三阻四,对要担责的任务绝不沾边,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就难以保持干事担事的激情,难以保持敢于斗争的勇气,难以保持坚持原则的清醒,最后只会迷失在“好好先生”的庸俗光环中。

年轻干部成长,既靠个人努力,更靠组织培养。培养年轻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从严管理,不能哄着、护着、捧着。实践证明,缺乏严格的监管约束,“年轻得志”容易变成“得意忘形”。年轻干部要走的路很长,严格要求是最好的爱护。对他们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咬耳朵、拉拉袖子,红红脸、出出汗,可能就不会在后面摔跟头、出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让年轻干部有所敬畏、有所坚守。

古人讲:“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年轻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做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老实人,不做不分是非、不干实事的老好人。

作者:远空

责任编辑

秋晓

点击名片

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重磅合集!8篇人民网评论员文章,带你读懂“新的赶考之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